据传,生于1969年的王菲原名“夏林”,由于历史原因,一直跟随母亲夏桂影的姓氏,后来才改回跟父亲一样的姓氏,并于15岁更名为“王菲”。王菲到香港定居后,为了打入香港娱乐圈、迎合港人口味,唱片公司把带着浓厚"土味"的“王菲”改为艺名“王靖雯”。据说新人阶段的王菲以“王靖雯”的名字为叶倩文当嘉宾时,还曾引来无数Sally粉丝的嘘声,认为“王靖雯”一名有跟风抄袭叶倩文之嫌。王菲的首张同名专辑曾以《王靖雯》(1989年)为名,但到了1993年推出《十万个为什么》时,虽然唱片封面上仍印着“王靖雯”,但王菲已开始在专辑内页使用“王菲”本名为词曲创作署名;在接受访问时,她也越来越多地以“王菲”之名面对媒体。至于1997年加盟EM I旗下的第一张唱片、2001年离开EM I前的最后一张唱片,王菲均特意把这两张专辑命名为《王菲》,并与初出道的第一张《王靖雯》遥相呼应,寓意“回归自我”。
所谓我手写我曲,我嗓唱我心。
她一首歌一首歌,一张专辑一张专辑地尝试摸索,最终形成她、林夕(词)、张亚东(编曲)的“金三角”组合。
王菲对音乐的感觉也相当好。《浮躁》是王菲最有个性、但销量也最为惨淡的专辑。除了没有歌词的《不安》和两首Cocteau Twins专程写给她的歌之外,王菲包办了其他全部的词曲创作,整本专辑都是她飘飞的情绪和音节碎片。里面还有首《哪儿》,通篇不成词句的音节哼唱,唱得节节攀升、高潮迭起,仿佛她只要情感和节奏,而毋需语言作累赘。
也许是因为这些“奇腔怪调”的前卫气质,王菲始终得不到台那?边金曲奖的青睐,倒是香港人爱她爱到心尖尖,动不动就给她狂塞各种奖。
2001年金帆奖一口气塞给她三个大奖,最后一次上台她都慌了,说:“我觉得好尴尬啊,上来这么多次。”一旁的张国荣呛她:“我才尴尬呢,站你旁边,穿那么高的高跟鞋做什么!”
2004年,王菲终于凭《将爱》拿到金曲奖,她大步流星走上台去,一脸淡定地说:“我会唱歌,这个我知道,对于评审给我的肯定,我也给予充分的肯定。”
她一开口就暴露了段子手的本色。
王菲演戏不多,她本身也不太乐意演。被她拒过的戏,包括但不限于陈可辛的《甜蜜蜜》以及姜文的《一步之遥》,前者演一个内地来港的打工妹角色,完全为她量身打造,却被她一句“不适合”就给打发了。
直到遇见王家卫和他的《重庆森林》!
但是,也很难说是这个角色适合王菲,还是王菲的个人气质成就了这个角色。
在《重庆森林》上映后,很多人说王菲在里头就是演的自己,毕竟角色名都叫“阿菲”。王菲却丝毫不认同这种说法,说:“我平时可没干过那么多家务活。”
王家卫倒是对她的表演赞不绝口,夸得像是收了钱:“王菲是我拍过的所有女演员里最特别的一个,你叫她做什么,她都有办法令这个角色成为她自己的一部分。”
演到《2046》,王菲终于有点表演心得了,她认真地表示:“以前我不会演哭戏,演这部电影后我发现哭是有技巧的。”一旁的王家卫拆她的台:“你还说,你只有一个眼睛可以流泪,害我只能拍一边。”
说到底,王菲演戏就是靠自己的感觉。表演,到底是技巧重要,还是感觉重要?说不清楚。
王菲凭感觉一路演着,竟然也提完金像提金马,还在别的地儿拿了好几个影后。
比如《重庆森林》拿了瑞典斯德哥尔摩影后,《天下无双》拿了香港评论协会影后。
她去了现场,对自己的获奖表示莫名其妙:“为什么这样的角色也能拿奖?”
看了评审意见后,她似懂非懂,说这个奖可能是大家一起配合的功劳,但“还是觉得很奇怪”。
王菲正当红的那些年,有排着队的媒体等着采访她,但赶上这位天后心情不好或者懒得说话的时候,这些记者无疑都会被猛怼一顿,比如那句经典的“我最大的烦恼是太红了”。
有一次,王菲和张学友一起颁奖,可谁知道张学友突然忘词儿了,张学友只能解释说是自己刚刚没拿到奖,所以心情不好。这时王菲耿直插刀:“难过归难过,奖还是要颁的,反正你也不是第一次受打击了,所以你应该习惯了嘛,对不对!”
1995年金马现场,王菲调侃张学友
还有次王菲和金城武去金马奖颁奖,金城武自吹自擂,说自己演了部文艺片特别卖座,叫《心动》。王菲接腔:“我觉得名字起得特别好,观众都为你们心动。”金城武大点其头,王菲又说:“可惜评审没有心动。”
1999年金马现场,王菲调侃金城武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非常有趣的问答,基本都是记者发问,王菲回怼,怼到记者怀疑这个职业是否还有存在的意义。
比如记者问:《你快乐所以我快乐》中的“你”指谁? 王菲答:泛指,爱谁谁。
还有记者问:有个发型师说窦靖童的发型不好看,你怎么看? 王菲答:能怎么看?他说不好看就不好看?自己的女儿自己保护!谁都不准说不好看!
很多记者关心王菲的感情史,曾经问她:能不能说一下离婚手续的进度? 王菲回怼:跟你有什么关系? 记者不依不饶:我们的读者很关心。 王菲再怼: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当然,王菲也不是只会怼人的,那样早就没朋友了是不是。心情好的时候的天后还是很好说话的,甚至兴致来了还会在节目中开腔讲黄段子。
一个算命的遇到一位小姐说“小姐,你命不好,你身上带有“凶兆”。小姐说“那我把胸罩脱了可以吗?”然后算命的说:“不行,你就算把胸罩脱了,也逃不过人生的两个大波!”
听完之后连?主持人都很意外天后竟然如此勇敢,一向让人感觉多说一个字都是废话的王菲竟然会讲这种“黄段子”。
而且王菲的段子手属性并没有随着她退出台前而消失,就在王菲和李亚鹏离婚后,有粉丝跑到她微博下面留言:菲,千万不要爱上汪峰啊...结果王菲竟然回复了:好的。
还有人问:“菲,像你这样有名的人也一天吃三顿饭吗?”王菲:“有时也两顿。”
家里窦靖童是大姐也是大公主,李嫣是二姐、二公主,菲自称是三姐。菲说这是他家地位排行,她排第三。
当年给李亚鹏过生日,也要根据“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的歌词做“借势”;“今晚的肉,难免要麻一麻”。也是把“肉麻”做了场景化描述,当一个单词升华为一个“场景”,或者一种“心情”,各种淘气卖萌,瞬间三姐又收了一批90后,00后的粉了。
“生快”这个词貌似也是从三姐这里流行起来的……
王菲很喜欢做文字拆解工作,生日快乐要做成深度包装“生不生都快,日不日皆乐”,顺带做一语多关么?值得品味,内涵太深了……
而在2010年复出演唱会上,王菲每场都惜字如金,每次就说几声“谢谢”,当然也会利用社交媒体制造噱头,据说当时造成了微博服务器崩溃。
而面对演唱会只说“谢谢”,王菲自己是这么回应的,拒绝做作,没得说就不要说。
王菲表面看似冷酷不爱说话,其实她就是个很简单的人,不留恋“明星”的躯壳,而是凭感觉过自己的人生。
她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最大的优点就是真诚,她装不出迎合、装不出热情。
2016年,在只开一场的《幻乐一场》演唱会的结尾,王菲唱了首《梦》:
这梦想颠倒 就来了
这泡影衰老 要去了
不去也不来 也很好
这梦幻喧闹 打扰了
犹如她当年说过的一句话:“如果有一天我不唱了,我希望你们忘了我。”
她升起,璀璨,沉落,如梦幻泡影。
突然莫名有点感伤,还是以一个段子来作结尾吧:
“夏林在少儿合唱团初露可爱,中学模仿邓丽君,接着王靖雯出道,王靖雯太乖,后被王菲封杀,再后来,天下无敌,王菲归隐。从此江湖剩下王靖雯粉和王菲粉在相爱相杀、自娱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