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汪小菲和大s的感情问题闹得沸沸扬扬,他的母亲张兰也频繁登上了热搜。
6月7号,张兰继续在直播中聊汪小菲和大S的婚姻,但却遭到了儿子的制止,敲门训斥她:“您能别说了吗?”
随后,张兰确实对儿子儿媳的事闭口不谈,但脸上的兴奋之意明显褪去,颇有些尴尬。
相比汪小菲,张兰的一生堪称传奇。
她从一个籍籍无名的打工妹,慢慢奋斗成了女霸总,她是怎么做到的呢?
01、从小就雷厉风行的张兰
张兰出生于1958年,小时候的梦想是当外科医生,没想到后来却一头扎进了餐饮业。
张兰小时候生活在天津,祖上曾是八旗子弟,直至后来才被父亲带去了北京。
尽管家族已经没落,可张家却一直过着讲究的生活。
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时期,张家也要吃得讲究,穿得讲究。即使是吃咸菜,也要切出不同的叶和花,展示着自己的地位。
或许是家里的生活方式,对张兰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她从小对“吃”有独特的感情。
张兰从小长得好看,个子高,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邻里间,她一直都是个大美人。
因为个子长得高,张兰在上中学时,还被选入篮球队,一直是学校的“一枝花”。
再加之张兰的父亲经营着一家布鞋店,条件在同学们中也数一数二,她自小就很幸福。
毕业之后,张兰进入了北京一家蔬菜公司工作,在那里认识了前夫汪则翰。
郎情妾意,两人迅速坠入爱河,1981年张兰生下了儿子汪小菲。
夫妻俩都是正式单位的员工,日子过得很平淡,也很幸福。
但随着时代发展,商业潮流席卷中国,许多正式员工都下海从商。
汪泽瀚看准时机下海,并且很快就发展壮大,也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而张兰也不甘心在家做个家庭主妇,她进入了北京工商大学学习企业管理。
在那里,张兰接触到了全新的领域,这也为她后来成立自己的企业打下了基础。
1987年,张兰大学毕业,汪则翰却并没有让她到公司帮忙,而是让她回家带孩子。
可这种安逸的生活,无疑是“温水煮青蛙”,压根不是张兰喜欢的样子。
张兰的性格开朗,做事雷厉风行,希望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而且,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赚到了大钱,她觉得自己并不比别人差,内心也很渴望去闯一闯。
当时那个年代,平均工资只有几百块,远远达不到张兰的要求。
于是,张兰把目光放到了国外。
不得不承认,当时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确实远远超过国内。
而且出国留学已经成为一种新风尚,乘着这股东风,张兰去了加拿大。
在那里,她仿佛看到了另一个世界,也打开了创业的大门,从此改变了人生。
02、在加拿大拼命工作
原本,张兰想带着汪小菲去加拿大,但汪小菲却被拒签了,张兰只能一个人行动。
在加拿大,张兰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洗盘子,一小时挣3.5美元,她一天换四家餐厅,工作16个小时。
据她自己说,在加拿大一天,就能挣到国内一个月的工资。
随后,张兰还当过保姆,在美发店做过帮工,甚至扛过上百斤的猪肉。
只要能赚钱,她什么都干。
可是,总寄人篱下不是办法,张兰的目的也不是一辈子打工。
张兰早就下定决心,只要赚够2万美元,就“打道回府”。
抱着这样的念头,张兰工作得更加拼命,仅仅两年,她就达成了目标。
1991年,34岁的张兰带着她的“血汗钱”,踏上了回家的航班。
03、短短几年就赚到了600万
20世纪后期,做房地产的人都发了;21世纪,做互联网的人都发了。
而在张兰刚回国的那个年代,也有这样一条捷径——餐饮。
看着别人开的餐馆发展得如火如荼,日进斗金,张兰怎能不羡慕?
于是,她把2万美金全部投入,成立了第一家自己的餐馆“阿兰酒家”。
对于自己的第一份产业,张兰小心翼翼地呵护着。
刚开始的时候她身兼数职,厨师、跑堂、采购她都亲力亲为。
而且,常年沉浸在餐饮行业中的张兰,深知其中的门道。
首先,酒店要吸引顾客,装修就要别具一格。
为此,张兰亲自跑到四川,跟工人砍了竹子运回酒楼,把酒楼装成了竹楼。
其次,一家餐馆的菜品好坏,直接决定了能否留住回头客。
所以,张兰在菜品的味道和设计上下了很大功夫。
这两点张兰都做得很完美,之后再辅以合适的价格跟良好的宣传,酒楼的生意很快就会走上正轨。
果不其然,经过张兰的一系列操作,酒店很快就火爆起来。
经营几年之后,到了2000年,张兰已经积累了600多万资金。
04、要打造国际中餐品牌的张兰
此时,手握600万巨款的张兰,却陷入了沉思:
现在躺着赚钱,以后靠“阿兰酒家”养老,就是她的最终目标了吗?
很显然,张兰的野心不止于此。
张兰毅然决然地卖掉了经营好几年的酒楼,开始寻找新的方向。
可思来想去,她最热爱的还是餐饮行业。
回想起在国外打工时,老外对中餐的评价不高,张兰就一肚子气。
于是张兰在心里定下了一个目标:打造国际化的中餐品牌,做中国的米其林。
当时,北京很多写字楼里都只有粤菜餐厅,中餐厅却寥寥无几。
张兰抓住了这个商机,很快心中就有了想法。
她做事雷厉风行,很快就成立了一家,专门针对商务人士的高档中餐厅。
同时,张兰还为餐厅取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名字“俏江南”。
未来中国餐饮业的“龙头”已经在那时悄然诞生。
05、
秉承江南一贯的作风,俏江南在装修、环境、菜品、服务几方面,比当初的“阿兰酒家”更胜一筹。
刚刚登场的俏江南,犹如猛虎冲入羊群,把其他餐饮品牌一个个踩在脚下,展现了不可阻挡的气势。
在短短几年之内,俏江南的分店就开遍全国。
张兰还说:“我要做餐饮业的路易威登,要把店开到纽约、巴黎、米兰等城市,我希望有路易威登的地方,就有俏江南。”
听起来很狂,但以当时俏江南的发展势头来看,张兰说的话很有可能成为现实。
张兰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在全国再开设30家分店。
同时,为了管理规范化,她花重金从麦当劳、可口可乐等企业挖来职业经理人。
一切看似按部就班地发展着,可背地里却隐藏着危机。
06、陷入资本套路中的张兰
2013年,俏江南的门店数量达到了2010年之前的两倍。
也就是说,张兰的第一个目标达成了。
可是门店虽然多了,但整个俏江南品牌却显现出了颓势。
俏江南发家时,走得是高端路线,当年这种模式在国内虽然有,但却很少。
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模式引来很多人效仿,竞争越来越激烈,俏江南的优势荡然无存。
其次,就是门店过多引来的麻烦了。
虽然门店多了,赚得钱多了,可是只要一家门店服务、菜品质量出现问题,就是对整个品牌的打击。
这么多门店,张兰再有精力也无法全部照顾到,难免出现疏于管理的问题,一来二去,俏江南的口碑就下降不少。
后来,张兰更是在对赌中输了俏江南的股权,从此俏江南跟她再也没有关系了。
07、张兰对汪小菲的亏欠
至于她的儿子汪小菲,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后来又被送出国,一直活得很孤独。
或许是出于对儿子的愧疚,在物质方面张兰都尽量满足汪小菲。
于是,就有了耗资2亿的“兰”会所。
汪小菲也一直幻想着,从母亲手里接过俏江南的产业。
可是没想到,张兰一步走错满盘皆输,汪小菲的美梦也跟着破碎了。
如今,张兰开始靠直播赚钱,而汪小菲则开始“吃软饭”,靠跟着大s上综艺节目,来赚取热度。
纵观张兰的一生,可谓是平凡人逆袭的典范,她一步步从打工妹,成为了餐饮业的“一姐”。但也因为轻信资本市场的对赌,输了自己的全部家当。
曾经盛极一时的餐饮帝国土崩瓦解,不禁让人唏嘘。同时还得心疼一波大s,真是苦了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