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天涯比邻私信说:
在山东南部和西南部流行lie3(上声) 字,意思包括打架、制服、吃饭、赶路等。但上声的lie字并不多,民间有的写作咧,有的写作去声的挒、劦等。哪些字更准确? 或者说是本字呢?
lie(二声)在《新华字典》、《汉语词典》、《说文解字》等工具书里都查不到一个能起到一个万有动词的字。举个例子:招呼别人吃不吃饭:lié?lié,不lié?lié。(吃了?吃不吃?不吃拉倒)。
“lié”饱了吗?——吃;“lié”着了没有?——弄到、得到;“lié”上来了!——捞、爬、追、超;不能再“lié”啦!——难以坚持或不能再干某种事情。他(她、它)俩“lié”架啦!——吵骂、打或撕咬;某某“lié”的可不少。——弄到、得到或用不正当手段捞到;某某“lié”了一处新房子。——买、砌垒、或建造;......把电视机“lié”好啦!——摆弄、修理;......把他(她、它)“lié”走啦!——叫、抓、拉或带走;
这个很难有一个字能表达这么多意思吧?
90年代有位枣庄学院考究过lié为“挒”或者“趔&34;,还有人认为是&34;捩&34;,还有“咧”这两个字,这几个字,都有人在用,代替lié。但终究是差强人意,没有完全表达出lié的内涵。
最多人提出的,便是“劦”这个字。
这个字有两种读音,一种是xié(二声),一种是liè(四声)。
它们的意思也不同。xié的意思是同力,合力,表示多人协作或者力量强大。liè的意思是用力不停,表示努力或者给力。这两种读音都有古代文献的依据。《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胡頰切【集韻】檄頰切,音協。【說文】同力也。【山海經】惟號之山,其風若劦。【玉篇】急也。又【集韻】力協切,音。力不輟也。
2010年,邮政更是直接将这个字作为“给力”的意思来宣传,倒也很形象,其本意也是一直不停用力。
认为作万能动词使用这个字的,认为这一带的口音多为“二声强”的发音,像劳动号子,【劦】liè被读作为【lié】。
任何动作都可以用劦来表示,并且表示动作很强。三个力一起,不停用力,劲大,得劲,豪爽。“来,劦一杯”,倒也痛快,符合豪迈性格。所有的动词,都是力的作用,相互的,倒也符合劦字通协,同力,合力的意思,都得花力气,3个力,更加给力。“劦架”——干架,当然得花大力气;”劦到你了“撞到你了,也是有力作用到你了。
方言的知识和信息是丰富而复杂的,就算是用心去研究她,也不一定能够了解全部。单这个【lié】可见一斑。也许应该找一些专家来【lié】一【lié】这个【lié】字,说不定还能【lié】出一些有趣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