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真正的繁华是乍浦路美食街 黄河路是后面才有的
其实真正的繁华是乍浦路美食街。黄河路是后面才有的。
当中央电视台第八频道播放王家卫导演的电影《繁花》时,我却有了一些感慨。观影过程中,最深刻的感受就一个词:“假”。看了半集后实在无法坚持下去,这是在描绘90年代初期的上海吗?我仿佛回到了许文强时代的“上海滩”。角色们为了更像上海人,竟然在台词中加入了一些上海口音,听起来非常别扭。另外,他们穿着的服装也与那个时代格格不入。整体感觉十分不协调,演员的表演也过于夸张,似乎完全脱离了真实感。王家卫的其他作品,比如《东邪西毒》、《花样年华》和《一代宗师》,在我看来同样有这种“虚假”感。故事匮乏,表演也不出彩,尽管收获了许多奖项,但我依然认为这些是“烂片”。我真的不理解,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玄虚”吧。难道只有晦涩难懂的电影才算是佳作吗?相比之下,另一部描绘90年代初期上海股市人士的影片《股疯》,由潘虹和刘青云主演,可能更能真实地展现上海人的生活。也许这才是更真实的表现方式?因此,我们不应盲目崇拜大导演,即使是优秀的导演,一旦脱离了普通人的生活,也难以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看《繁花》就像在回忆我的青春 素材出处《繁花》电视剧 当时我
看《繁花》就像在回忆我的青春。
素材出处《繁花》电视剧。
当时我就住在黄河路,所以我对黄河路的那一段历史是非常的清晰。吉星高照,笑迎八方财神。女士们、先生们各位下午好!电视剧里面的至真园就是现在的苔圣园,当时真的是非常的火爆。黄河路的这一批天天在那边的企业家、做生意的、做饭店的老板,人们到黄河路这边不仅仅是吃饭,更是一条美食街。
更重要的是在吃饭的过程中捕获一些做生意的信息,可以赚钱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就跟《繁花》里面的电视剧一模一样的。
据说当年的黄河路一顿饭抵普通人一年工资?按照当时的中国人的生活水准,那时候的消费还是蛮贵的,大部分是非富即贵。但我就感觉那个时候的上海真的是欣欣向荣,一片繁华的,而且赚钱非常的容易,好像有使不完的劲。
虽然现在上海已经是变得更加的现代化,但我感觉生活的烟火气、生活的热情还是那个时候更有吸引力。
当年能赚到钱的人都是做什么的?那个时候的创业、做生意的还没有完全进入到高科技的时候,我认识的这些企业家老板要么都是钢铁老板,做煤的,还有做实业的、做服装的,当然还有一些人是炒股的。那个年代好像跟现在是不大一样的氛围。
所以我感觉王家卫拍了一部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对物质的追求,《繁花》这部电视剧发挥到淋漓至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