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则联合国专家评价中美外交官差异的文字,摘录于此,大家
最近,看到一则联合国专家评价中美外交官差异的文字,摘录于此,大家看看是否中肯。这位专家说,中国外交官总是从容不迫,在提出合理建议的同时,耐心等待他国反馈。反观美国外交官,他们永远秉持简单粗暴的对立立场,认为自己永远正确,其他国家则是错误。这也反映出两国不同的传统文化,中国以礼仪之邦著称于天下,美国以霸道闻名于世界。

人类面临的难题
在这个世界,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都是如此巨大,以至于一个人的命运和处境都可能因此大相径庭。台湾资深外交官介文汲在一次谈话节目中深入点评了曾在美国漂泊的孙卫东,引发了中美两国华人圈的强烈讨论。美国社会的风土人情是如此奇特,仿佛承载着达尔文进化论的精神,他们相信美国梦中的成功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的。在美国,人们习惯于逆境中能屈能伸,甚至连大学教授和医生也可能因为个人破产而去开出租车、当学徒。他们对命运的坦然接受与不怨天尤人的心态令人肃然起敬。
相对而言,中国社会一直在强调文化的重要性,似乎将文化与社会地位联系在一起。高学历者在中国社会中往往备受推崇,人们守望着他们不受任何委屈,不容忍他们遭受任何不公平对待。美国人对此颇感诧异,他们不相信文化会产生阶级固化,认为只要人有能力,就应该有机会一展长才。在他们眼中,低学历者与高学历者并无分别,只要有能力,就有机会取得成功。
这种巨大的文化差异也导致了阶层思维的不同。介文汲先生对孙卫东曾有所批评,认为他还沿袭着中国传统“士大夫”阶层的心态,自认为高人一等。这种想法在美国并不适用。他建议孙卫东如果处境困顿,完全可以向美国政府申请领取救济,这在美国是合法且合理的行为。他也主张中国政府不应该出手救助孙卫东,认为这不符合法律和道德。
介文汲先生深信,美国人才辈出,他们不会盲目崇拜所谓的高材生。这一点与中国大相径庭。介文汲先生的观点言之凿凿。或许那位复旦流浪汉真的是读书读傻了吧。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与美国社会文化的巨大差异。一方面是重文化、尊高学历,在国人心中保留传统观念,而另一方面是依法治国,信奉个人努力成就的美国精神。或许,这种差异正是丰富多彩世界的一部分。也许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对于人才是否应该珍视,以及如何看待社会中人的不同取向。
人类面临的难题 人类为何而活 人类应深刻反思 当代社会的矛盾 现代观念之冲突 探讨人类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