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生花创作挑战
春节前那次体育相关的流量海啸已经看吐了,韩国队内讧的大瓜又来增添“年味”是吧?
消息源头是外国八卦小报,配合韩国标题党的添油加醋,紧接着又出现韩媒的独家报道继续加料。我们来简单梳理一下吧。
事件背景就是韩国队被约旦队淘汰止步四强,全场零射正的记录是韩国队亚洲杯首次。孙兴慜在赛后发表了“在回答(记者提出的这个)问题前,我要首先考虑一下,以后是否还会继续在国家队踢球”的言论,李刚仁则说,“不希望大家指责某一名球员,如果非要指责的话,就指责我吧。指责主帅或某一名球员,我认为都不太对”。球迷更多把矛头指向了主帅克林斯曼和足协会长郑梦奎,希望他们一起离开。主帅克林斯曼回国后被扔糖(????,骂人的话,意为去X吧,去你X的,你还不如上吊去)。舆论压力之下,韩国足协13日开会决定克林斯曼去留,但足协会长郑梦奎没有参加,会议基本达成了克林斯曼下课的一致意见。克林斯曼原本说“回到韩国后,15日复盘亚洲杯表现”,却很快返回米国,并表示“通过远程视频通话的方式来复盘”。
回归正题,今天这则消息的源头是《太阳报》,八卦花边新闻届的GOAT。但在这次消息传播过程中,相比韩国媒体,《太阳报》的描述还是很克制的。《太阳报》的标题是,《韩国队爆冷出局前夜,孙兴慜因乒乓球与队友发生争执导致手指脱臼》。注意这里,标题说的是“与队友发生争执”,没有直接点名李刚仁。事情大概就是,晚餐时,年轻球员那桌当中的部分球员打算快速扒拉两口就去打乒乓球,但队长孙兴慜认为晚餐时间一直用来增加羁绊提高凝聚力,对几名年轻球员提早离席感到不满。原文是“孙兴慜向几名年轻球员提出异议,其中包括巴黎圣日耳曼的22岁球员李刚仁”,“有年轻球员说了些不敬的话,这时孙兴慜让他们坐回来”,“孙兴慜在尝试让所有人都冷静下来的时候手指受伤”。
但到了韩国媒体《京乡体育》那里,就变成了标题党味道很浓烈的《足协承认,孙的手受伤是因为与李刚仁发生身体冲突》,指名道姓把李刚仁一人放在孙兴慜的对立面,只看标题的还以为孙兴慜和李刚仁一对一决斗了呢。之后《体育首尔》加料,发表了题为《独家|“请把李刚仁排除出名单”约旦之战前球队已四分五裂,克林斯曼啦啦队似领导力的败局,换帅基调之下,郑梦奎会长掌握解决之钥》,这个叫金龙一(???)的记者,不但称“一部分老资格的球员在约旦之战前,向克林斯曼要求,把李刚仁排除出名单”,还写了旅欧派与国内联赛派存在矛盾的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多篇韩媒的报道都出现了“(韩国)足协”的字眼。例如,“(韩国)足协承认了报道的真实性”,“(韩国)足协相关人士接到了亚洲杯期间球员发生争执的报告”,“(韩国)足协相关人士确认,部分年轻球员吃完饭后想去打乒乓球,在这一过程中与孙兴慜产生了摩擦”,“(韩国)足协相关人士透露,把球员们拉开的过程中,孙兴慜的手卡在了某处,发生了手指脱臼”。
几名在韩国声望较高的记者透露,《太阳报》的报道开始出现后,韩国足协对这一话题的回应异常热情,对记者的发问都是有求必应,而对换帅、换足协会长、亚洲杯复盘等问题却是无可奉告。
集体运动,集体生活,有点儿吵架拌嘴很正常。一支球队,球员工作人员几十人,没有任何矛盾的球队是不存在的。拌嘴的时机确实不好,但为什么是由外国的报纸率先爆出,又是在球迷要求主教练和足协会长下课的时间点爆出。足协的回应却又如此的热情?
明明是足协选帅失误,管理失误,不但不敢承认面对,却要把球员树成靶子,给球迷抛出“孙兴慜和李刚仁谁是犯人”的选择题。真是可笑。树立靶子的人终会成为靶子。
妙笔生花创作挑战 时事热点搜索说 社会百态 足球

韩国
韩国队亚洲杯内讧:队长孙兴慜与新星李刚仁冲突,导致手指脱臼
韩国队在亚洲杯半决赛前发生内讧事件,导致队长孙兴慜手指受伤脱臼。这一事件对韩国队的团结和战斗力产生了严重影响,导致他们在半决赛中以0比2不敌约旦队。韩国足协证实了此事的真实性,并表示孙兴慜对年轻球员的行为表示不满并发生了打斗事件。内讧事件也对球队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孙兴慜可能不再为国家队效力,球队的团结和战斗力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未来能否重拾信心、走出低谷仍然是一个未知数。这次事件也提醒了其他球队在备战重大比赛时必须要加强团队建设和凝聚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