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热议养老问题
【全国两会热议养老问题】农村养老成焦点,委员连玉明呼吁提升养老金标准
随着2024年全国两会的召开,养老问题再次成为热议的焦点。特别是农村养老问题,更是引起了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连玉明的高度关注。他建议启动全国范围内的农民养老金统一上调,并加快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解决这一日益紧迫的社会问题。
农村养老问题在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现状却不容乐观。据连玉明介绍,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更为突出,许多老人面临着生活困难和经济压力。因此,他拟提交了一份《关于大力提高农民养老金标准加快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提案,旨在改善农村老人的生活质量。
连玉明建议,在现有基础上,每人每月至少上调100元农民养老金。这一举措将涉及到全国1.3亿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每年新增财政支出约为1560亿元。虽然这笔支出看似庞大,但仅占全国财政支出的5.6‰,显示出其可行性和必要性。
除了提高养老金标准外,连玉明还强调了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他建议加快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并强化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养老制度建设。此外,还应关注特殊老年群体长期护理服务短板问题,确保农村老人能够享受到全面、优质的养老服务。
我国养老产业发展情况也不容乐观。截至2022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已达到14.9%,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然而,当前我国养老格局尚不完善,居家养老占市场份额96%,社区养老占3%,机构养老仅占1%。随着老龄化趋势加速和养老服务需求上升,预计到2028年,我国养老市场规模将达到30万亿。
人社部农村社会保险司二级巡视员汪圣军表示,将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筹资或待遇调整机制,鼓励“早参保、促年缴、选高档”,并加大力度扩大税收优惠等相关配套政策,增加财政投入,推动城乡居民养老金随经济发展而逐步提高。
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也强调了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的重要性。他表示,将进一步推动出台促进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的政策,健全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加强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并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养老服务网络,以推动城乡基本养老服务均衡发展。
综上所述,全国两会上关于农村养老问题的讨论和提案显示了社会各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重视。提高农民养老金标准和加快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关键所在。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共同努力,推动养老产业的持续发展,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
然而,我们不禁要思考:在提高农民养老金标准和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如何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和服务的可持续性?这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为农村老人创造更加美好的晚年生活。让我们期待未来更多关于养老问题的积极进展和解决方案。
农民如何养老? 农民何以养老? 农民养老之路 聊聊农村养老金 农民养老有修障 农村养老那些事 谈论农村养老 农村养老新风向 农民如何养老 聊农村养老金

民政部长的回答老年人带来福音 就在刚刚,十四届全国
民政部长的回答老年人带来福音
就在刚刚,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第二场部长会议上,民政部部长陆治原,谈到目前我国老龄化问题,提到2024年国家应对老龄化的举措,陆部长指出要加强养老制度创新,努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服务体系等问题,采取迎合社会情况,采取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协调服务的养老机制,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养老。
陆部长的回答,让老年人倍感温暖,国家一直关注着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这无疑是老年人的福音,我们迫切希望全国各级政府制定相关细则,落实到位,真正实现国家倡导的老有所依老有所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