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研三女规培生曹某,因不堪工作压力,最终在医院卫生间割破颈动
25岁研三女规培生曹某,因不堪工作压力,最终在医院卫生间割破颈动脉自杀。
她该有多绝望,遗书中说我真的好累,没日没夜的加班,大年初六上了三十多个小时的班,不眠不休,工作总是做不完,明明是假期也在加班,本以规培是为了学习,原来是给科室当牛马,虽然还有三个月就能毕业,但现在我只想毁灭。
人们质疑,是不是现在的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这种工作制度本身就是一种精神控制手段。
一个人如果长时间的,只处于一种机械化的重复活动中,就会完全丧失自我,变成一个没有独立思想,也没有理性现实判断能力的机器人,就容易发生危险。
连续很多天没日没夜的加班,不能休息,身体的透支和心理的压力,已经让他丧失了清醒的意志,已经无法作出对现实的合理判断/
整个人处于一种半休眠的状态,却还是要硬撑身体进行机械化的重复劳动,这一切,都让一个原本具有自主思想和丰富情感的人,变得越来越像一个机器。
人的批判思维要依靠大脑的自发性思维活力,如果人变得机器化,思维就没有了自发性,人的思想如果没有了自发性,也就没有了自已,没有了自己,也就没有了理性意志,就无法用理性对现实做出正确判断.
而正确判断是要以理性为基础的,但恍惚的意志让理性停歇了,思想已经没有逻辑性可言,成为一团混乱的网,这样的思想已经失去了对现实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当然也就无法做出理智的选择,思想所感受的一切,都是外在力量强制给予身心的痛苦,难熬,无奈和重压。
本来想休息一下,但是立刻又来了新工作,需要立即去处理,思想根本没有空闲时间,能让自己感受一下真实自我的空气,哪怕只有一小会也能让自己脱离机器人一样的思想状态,也能缓冲一下僵化的大脑神经,没办法,为了生存,只能不得不屈服于这里的工作制度.
如此,我感觉到,我自己原本的感受,思想、认知和情感,都不可能再回归自己了,而自己只能像个机器人一样永远辛苦的劳作。
在这里,我的身体、心理、思想、感情,由内而外的一切,我的整个人,都是工作制度强制打造给我的,都不是我自己的, 我只是一个可以被无限使用的劳动机器人。
我没有思想,没有爱好,没有感情,没有喜悦,没有快乐,也没有理性判断力,我只是一个日夜不停,辛苦劳作的牛马,那为何我还要在这里受苦,我何不离开这个让我难以忍受的躯体,我不想变成机器人。
所以,我用我残存的意志力,让自己解脱,去摆脱没日没夜辛苦劳累的机器人宿命。

医院惨剧!25岁女规培生在卫生间死亡,网友愤怒曝光 有人说
医院惨剧!25岁女规培生在卫生间死亡,网友愤怒曝光。
有人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只要能够活着,希望就不会熄灭。可是她死了,一个医学类的研究生,用了最残酷的方式:关上房门,割颈动脉自杀,没给自己留一丝活着的后路。
她,到底是怎么了?
以下是她留下的遗言。
《从大年初六到现在, 就没有好好休息过。大年初六上了三十多个小时班 不眠不休。可是事情还是做不完,总是做不完,每 天都在加班,明明是假期,可是我在加班,初七加 班,初八加班。
我以为熬过这几天就好了,可是这就是个死循环。源源不断的事情,根本不可能做得完。
一句这个月科室缺人,所以我就活该要一个人做两个人甚至三个人的事情吗。我以为规培的主要 目的是学习,是把知识和临床结合,原来是给r科室 当免费的牛马。
送病人去转科,结果说我没去听小讲课算我缺勤。所以我到底是医生还是学生。上班 忙到中饭都没吃,第二天早上交班还要说我中午没搞办公室卫生。
加班到凌晨。早上六点半起床打车七点多赶到科室加班。明明已经申请了请假,可是还是不能回去休息。要开医嘱,谈话,做腰穿,写病历,写出院,处理病人的事情。病人在催我,都要出院。
所以请假的意义是什么呢?扣我一天70几的工资,然后继续从早上上到晚上。第二天继续加班。
所以规培的意义是什么呢,是被别人任意拿捏,只要不死,想拿规培证,就得服从。
是啊,26岁的年龄,身体,是很难猝死的。即使是在猝死的边缘,只 要不死,就得像牛马一样干活。机器也需要定期检修的啊。我真的坚持不下去了,明明昨天就已经申请请了假,明明心脏已经快要跳出来了,明明咳嗽 咳得胸痛,明明胸闷得内衣都不敢穿,可是还是有做不完的事情要做不能回去休息。
就算请了假,我哪有时间去看病。请了假又怎样,病历还是没写完,还是得我写,请了假然后在加班,加班事情也做不完,多么可笑啊。
可怕的是请了假还不知道这个月会不会以各种借口不让过规培,请完假还是得 回来上这样的班。
那就早点结束吧。世上本就没有公平,怪我自己是不合格的牛马,熬不下去了。
对不起爸妈,生养之恩,来世再报。也对不起导师,我 知道规培不是您能左右的,只是之前还在跟我谈找工作的事,谈毕业的事,明明一切都那么那么美好,可是我不想看见了。
没日没夜的加班,既然早晚要猝死,那就让我自己选择方式吧。再也不见 了,这个世界。再也不用六点半起床上班上到凌晨 了。写不完的病历再见了。
手机放在身上了。书包 在科室,别的没有什么东西了。密码存在手机笔记 本上了。心率已经150+了,可是还在科室,还有事情没做完。还是不能回去。还有出院等着我办。
毁灭吧。死后请把我火化。骨灰撒在山上。我替你们试过了,心率120会胸闷,130会气促,140、150会 胸痛,头晕,黑朦。但是26岁怎么都不会晕倒,猝死。还能继续干。或许会猝死,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
这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展现了医学界中规培生们可能面临的巨大压力和挑战。这位年轻的医生为了工作和责任拼尽全力,最终却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这种情况提醒我们,对于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和工作环境的重要性。
医护人员经常面临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长时间的工作以及心理和情绪上的负担。他们需要得到支持、关怀和尊重,以保持身心健康。上级医生和带教老师应该更加关注和照顾规培生们,确保他们的工作量合理,避免过度劳累和心理压力。
在医疗行业中,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无论是患者还是医护人员。重视医护人员的健康和生命,不仅是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呵护,也是对整个医疗系统的健康和稳定的维护。
希望这样的悲剧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反思,促使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采取措施,保护医护人员的权益,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心理支持。让每位医务人员都能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下工作,发挥他们的专业能力,为社会健康和福祉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