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球百科 - Good Luck To You!

俄和“伊斯兰国”近年来有何纠葛

tiger

俄罗斯和“伊斯兰国”近年来有何纠葛? 当地时间3月22日晚,俄

俄罗斯和“伊斯兰国”近年来有何纠葛?

当地时间3月22日晚,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近郊“克罗库斯城”音乐厅发生恐怖袭击,截至目前已有超过70人死亡,上百人受伤。袭击发生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宣称对此负责,但并未提供相关证据。

俄罗斯方面尚未对IS的表态作出回应。美国方面有情报官员表示,“没有理由怀疑”IS承认对此负责的可信度。

美方称向俄方分享了情报

据美国有新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艾德丽安·沃森22日表示,美国政府此前已掌握有关莫斯科可能发生恐怖袭击的信息,袭击可能针对包括音乐会在内的大型集会,这促使美国国务院发布了提醒。

沃森还说,“美国政府还根据其长期的‘警告义务’政策与俄罗斯当局分享了这些信息。”

然而,俄罗斯总统普京19日在一次演讲中表示,美国的警告是“挑衅性的”,称“这些行为类似于公然的勒索,意图恐吓和破坏俄罗斯社会的稳定”。

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今年3月曾收到情报,“伊斯兰国呼罗珊省”(ISIS-K)一直在计划对莫斯科发起袭击。ISIS-K是“伊斯兰国”在阿富汗的一个分支。一名美方官员说,“伊斯兰国”在俄罗斯一直很活跃。

3月7日夜间,美国驻俄大使馆曾在其网站上警告美国公民避免大型集会。公告称,“未来48小时内俄罗斯将面临恐怖威胁,极端分子计划袭击包括音乐厅在内的莫斯科大型人群聚集场所”。

除了3月7日公开警告可能发生袭击外,美国官员表示,他们已私下向俄罗斯官员通报了即将发生袭击的情报。目前尚不清楚除了公开警告之外,美国还向俄罗斯官员提供了多少信息。

CNN记者曾表示,他们了解到,从去年11月以来,有“相当具体”的情报显示,“伊斯兰国”正在计划在俄罗斯发动袭击,而美方也就此向俄罗斯方面发出了警告。

俄罗斯方面尚未公开表示谁应该对3月22日的袭击负责,但该国外交部称此次袭击为“恐怖袭击”。俄罗斯联邦侦查委员会侦查总局宣布,已根据《俄罗斯联邦刑法典》中的“恐怖行为”相关条款对此次恐怖袭击事件进行立案调查。

当地时间2024年3月22日,俄罗斯莫斯科近郊一音乐厅发生袭击事件。枪手还投掷手榴弹或燃烧弹,引发火灾。图/ICphoto

俄罗斯近几年多次遭IS袭击

此次袭击是俄罗斯20年来死伤最严重的一次袭击,若被证实是“伊斯兰国”策划,也是俄罗斯近几年来又一次遭遇伊斯兰极端分子袭击。

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纽约安全咨询机构苏凡集团(SoufanGroup)的反恐分析师科林·克拉克对表示,过去两年来,“伊斯兰国”组织一直把注意力集中在俄罗斯,该组织在宣传中经常批评俄罗斯总统普京。

克拉克说,“ISIS-K指责俄罗斯手上有穆斯林的鲜血,并提到了俄罗斯对阿富汗、车臣和叙利亚的干预。”

ISIS-K主要基地在阿富汗。《卫报》报道指出,自2021年美国撤离阿富汗以来,该组织日益将注意力集中在俄罗斯和中亚地区。今年1月,伊朗发生恐怖袭击事件,造成近100人死亡,ISIS-K随后宣布对此负责。

事实上,今年3月7日,俄罗斯联邦安全局表示,其阻止了ISIS-K对莫斯科一犹太教堂的武装袭击。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卡卢加地区办公室将其视为阴谋发动恐怖袭击展开调查,他们在嫌犯住所发现了枪支、弹药和制造简易爆炸装置的部件。

最近一段时间,俄罗斯也曾多次开展打击“伊斯兰国”的行动。今年3月3日,俄新社报道称,六名“伊斯兰国”成员在印古什卡拉布拉克地区的反恐行动中丧生。3月20日,有报道称,“伊斯兰国”一个战斗小组的指挥官已被俄方拘留。

近些年来,“伊斯兰国”或其他相关的伊斯兰极端主义组织多次在俄罗斯境内发起恐怖袭击。

2015年10月,一架俄罗斯飞机在从埃及飞往俄罗斯圣彼得堡时,在埃及西奈沙漠上空被炸毁,机上224人全部遇难,其中大多数是俄罗斯公民。“伊斯兰国”声称对这次袭击负责,并发布了爆炸装置的照片。

2017年4月,俄罗斯圣彼得堡地铁接连发生两起恐怖袭击事件,造成16人死亡(含袭击者)。袭击者是一名吉尔吉斯斯坦年轻人,他与激进派伊斯兰团体有关。

除此之外,本世纪初期,俄罗斯曾发生过几起武装袭击事件。2004年9月,车臣武装分子在俄罗斯南部的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中学劫持了1200多名人质,武装分子要求俄罗斯从车臣撤军。此次事件最终造成334人死亡,其中大约一半是未成年人。此次事件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残暴、最大规模的人质劫持事件之一。

2002年,车臣分裂分子袭击了莫斯科杜布罗夫卡剧院,劫持了700多名人质。俄罗斯军方使用秘密化学气体麻醉了所有人,最终击毙恐怖分子,但也有129名人质死亡。

你我本无缘,发评结善缘

莫斯科音乐厅遭恐袭

“伊斯

莫斯科惨案揭秘:为何“伊斯兰国”视俄罗斯为头号“仇敌”?

“伊斯兰国”血腥挑衅:莫斯科恐袭背后的“深仇大恨”?普京连任总统后的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竟然遭遇了如此惨绝人寰的袭击。与许多人猜测的乌克兰发动袭击不同,这次主动“投案自首”的黑手竟是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的分支“伊斯兰国-呼罗珊”。他们与俄罗斯到底有何深仇大恨,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伊斯兰国-呼罗珊”,一个让国际社会闻之色变的恐怖组织,其创始成员主要来自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塔利班的激进分子。他们因对塔利班的“温和”立场不满,转而与“伊斯兰国”勾结,成为其在中亚地区的得力助手。近年来,尽管“伊斯兰国”在中东地区受到重创,但其残余势力仍试图东山再起,尤其是“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在中亚地区频繁发动恐怖袭击,风头甚至盖过了其名义上的上级组织。

回顾“伊斯兰国-呼罗珊”的罪行,可谓令人发指。从阿富汗到巴基斯坦,再到伊朗和俄罗斯,他们的魔爪已伸向多个国家,造成大量无辜平民伤亡。而此次莫斯科音乐厅的袭击事件,更是将其恐怖行径推向了新的高潮。那么,为什么这个极端组织会选择在莫斯科制造如此惨绝人寰的袭击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俄罗斯与“伊斯兰国”之间的恩怨纠葛。叙利亚内战期间,俄罗斯大力支持阿萨德政府,与“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展开了殊死搏斗。在俄罗斯的强力介入下,“伊斯兰国”在叙利亚的势力被迅速摧毁,数千名成员被消灭。这使得“伊斯兰国”对俄罗斯怀恨在心,视其为最大的敌人。

此外,俄罗斯还多次对“伊斯兰国”在中东和中亚的基地进行空袭,进一步加剧了双方的矛盾。美国在这场冲突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为了清除俄罗斯在中东的影响力,美国大力支持叙利亚反政府组织,试图推翻阿萨德政府。这使得叙利亚内战愈演愈烈,成为了一场代理人战争。而“伊斯兰国”则趁机在混乱中崛起,成为了一支重要的恐怖力量。美国与“伊斯兰国”之间虽然没有明确的盟友关系,但在对付叙利亚和俄罗斯方面却存在一定的默契。

然而,面对“伊斯兰国-呼罗珊”的挑衅和威胁,普京政府并未退缩。他们迅速采取行动,加强了国内的安保措施和反恐警惕性。同时,俄罗斯也加强了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与信息共享,共同打击极端组织的嚣张气焰。而“伊斯兰国”对俄罗斯的仇恨,更是深入骨髓。他们认为俄罗斯是其在中东扩张的最大障碍,是摧毁其“伊斯兰国”梦想的罪魁祸首。近年来,俄罗斯多次对“伊斯兰国”在中东和中亚的基地进行打击,使其势力范围不断缩小。这让“伊斯兰国”对俄罗斯的仇恨更加深厚。他们视俄罗斯为最大的敌人,甚至超过了美国。因此,选择在莫斯科制造恐怖袭击,对于“伊斯兰国”来说,既是一种报复,也是一种挑衅。

事实上,俄罗斯与“伊斯兰国”的交手一直未停。俄罗斯联邦安全局成功阻止了一场针对莫斯科犹太教堂的恐怖袭击,并逮捕了多名嫌犯、缴获大量武器弹药。此外,在印古什卡拉布拉克地区,俄罗斯国家反恐委员会也展开了反恐行动,成功消灭了多名“伊斯兰国”成员。这些行动都表明,俄罗斯对“伊斯兰国”的打击是持续且坚决的。

就在莫斯科恐袭悲剧震撼全球的前两周,美国驻俄大使馆的一则秘密警告在俄罗斯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这则警告直言不讳地指出,美国情报部门截获了极端分子的密谋,他们计划在莫斯科的大型集会上发动血腥袭击。消息一出,整个俄罗斯社会顿时陷入了恐慌与不安。

然而,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普京政府的态度却令人大跌眼镜。普京本人更是强硬回应,将美方的警告斥为“挑衅性”和“公然勒索”,并指责美国企图通过恐吓手段破坏俄罗斯的社会稳定。他的这番言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国内民众的情绪,但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结果,当恐袭真的发生时,俄罗斯的情报机构瞬间成为了众矢之的。人们纷纷质疑:为什么在美方提前发出警告的情况下,俄罗斯还是未能有效阻止这场灾难的发生?这究竟是情报机构的严重失误,还是对美方警告的轻视所致?

事实上,这次情报失误给莫斯科带来了巨大的尴尬和压力。外界的猜测和质疑声此起彼伏,许多人认为这是对俄罗斯情报机构的一次严重打击。而对于刚刚再度当选的普京来说,这次袭击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他不仅要面对国内民众的期待和压力,还要应对情报机构失误所带来的信任危机。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俄罗斯情报系统的大整顿已经势在必行。而莫斯科对“ISIS-K”的复仇也将更加猛烈和决绝。俄罗斯将不遗余力地打击这一极端组织的基地和营地,誓要将其彻底铲除。然而,这也将给本已动荡不安的中东和中亚地区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和冲突风险。

莫斯科音乐厅遭恐袭

全部评论( 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