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球百科 - Good Luck To You!

河南省实验小学 河南省实验小学划片范围

tiger

感悟伟大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河南省实验小学三年级林州红色研学活动侧记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曹萍 通讯员 张雯静 袁焕云 王小玉

春光明媚芳菲日,青春逐梦正当时。为弘扬红旗渠精神,培养爱党爱国、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5月中旬至6月初,河南省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分三批走进河南省中小学太行大峡谷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开展了以“党恩润童心 筑梦向未来”为主题的红色研学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沉浸式体验给孩子们带来满满的收获,别具一格的实践课堂给孩子们留下难忘的回忆。

活动开始前,河南省实验小学进行了精心筹备,学校相关负责人专门召开会议就安全事项、服务保障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制定应急预案。为保障平安出行,学校还提前向河南高速交警部门递交护卫申请,在交警叔叔的一路护航陪伴下,师生们顺利到达太行山大峡谷研学基地。

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同学们举行了庄严而特别的升旗仪式。

开营仪式上,学校相关负责人向学生们讲述了红旗渠精神的由来和重要意义,强调了研学期间的注意事项,并提出殷切期望:希望每位同学在研学期间认真感悟红旗渠精神,通过学习锻炼增长知识、提高本 此次研学活动为同学们准备了教育团建、拓展训练、农耕劳作、参观体验等丰富多彩的课程。

又是一年好“丰”景,麦田在微风吹拂下泛起金色的麦浪。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走进麦田,触摸饱满的麦穗,学习农业知识,感受劳作的辛苦和丰收的快乐。

在石磨坊,孩子们撸起袖子,学着老师的样子,兴致勃勃做起了传统石磨豆浆,从选豆、清洗、泡豆到磨浆、过滤、煮豆浆,几人一组,分工协作。“哇,自己做的豆浆真好喝呀!”看着饱满的豆子变成一杯杯香气浓郁的豆浆,同学们体会到满满的成就感。

“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珍贵的文化资源。在研学课堂上,同学们亲手进行扎染艺术创作,一块白布经过扎、缝、缚、缀、夹等多道程序后放进燃料桶,再晾干时便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图案和变化莫测的色彩。“好美呀!”“太神奇了,每一块都是独一无二!”同学们不仅收获了自己制作的精美非遗作品,还感受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自信。

在手模制作环节,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讲解,一丝不苟完成每项步骤,先放克隆粉搅拌,再放模型粉,最后小心翼翼在容器中放入自己的小手......经过耐心等待,一个个惟妙惟肖的手模在一声声惊叹中“出炉”了。

最令同学们感到紧张刺激的是高空挑战环节。在教官的指导下,大家身系安全绳依次攀上高梯,尝试从悬空的木板上跳过去。有些同学刚开始犹豫不决,在老师和同学们不断地鼓舞下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成功克服了自己的恐惧心理。这项活动不仅增强了同学们战胜困难的勇气,还体现了团结协作的力量。

在红旗渠纪念馆中,一幅幅生动珍贵的画面,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故事,让学生们近距离了解修渠的时代背景、英雄人物及修渠的难度和意义。同学们不时驻足观看、埋头记录、边听边思考,深刻体会“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在红旗渠水电主题的科普展馆,同学们上了一节沉浸式劳动实践课。抡一抡开山锤,推几趟独轮车,挑一挑木扁担,在汗流浃背中深刻体会修建红旗渠的艰辛和不易,感悟前辈拼搏奋斗的精神。

渠水汤汤似蛟龙,精神传承永赓续。研学中,同学们集体观看了话剧《红旗渠》。舞台上,一个个震撼人心的壮举“情景再现”,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催人泪下。演员们的精彩表演令同学们沉浸其中,久久回味。结束时,同学们一起以庄严的队礼向红旗渠精神致以崇高敬意。

离开基地前夜,一场精彩纷呈的汇报演出为研学活动画上完美句号。同学们吹拉弹唱、载歌载舞,各显其能,尽情绽放着童年的缤纷和欢乐。闭营仪式上,优秀学员进行了内务整理展示,学校相关负责人为优秀学员、优秀团队代表颁奖。大家还共同观看了老师们精心制作的研学纪录短片,在欢笑中回忆一幕幕精彩瞬间。

生命的能量在脚下,最好的课堂在路上。本次研学实践活动,同学们在体验中提升能力,在探究中尝试创新,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在研学中历练,在历练中进步,在多场景的综合实践中,磨炼了意志,收获了成长。相信实验学子们会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树立远大志向,珍惜美好时光,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争做爱党爱国、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努力成长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全部评论( 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