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球百科 - Good Luck To You!

广东省口腔医院 广东省口腔医院总院地址

tiger

老省口,新活力

退休多年后,当张开宜老院长站在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广东省口腔医院)海珠广场院区六楼, 眼前是一片完全不同的景象。

1963大学毕业后,张开宜来到了这里工作,直至退休。那时,医院刚成立一年,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共享办公,就连领导班子都是一样的。

“几十年的青春都奉献给了这里”是老一代省口人的心。条件艰难抵不过创业干事的热情,楼下是诊室,楼上是宿舍,中午加班加点看病人,没有过多怨言。

2016年3月28日,广东省口腔医院回到建院原址重建海珠广场院区,新一代口腔人拿过接力棒,发扬刻苦精神,为新老街坊提供优质服务。

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广东省口腔医院)院长黄少宏说,海珠广场院区的特色是发展舒适化医疗,以儿童口腔科为特色,让孩子看牙不再有心理阴影。

老省口,新活力。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广东省口腔医院)党委书记莫乔锋表示,我们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何出发,口腔医院一如既往坚持公益性的原则,以病人为中心,不断提升医疗质量与医疗服务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口腔服务的需求。

“一辈子青春都奉献在这里”

已过80岁, 张开宜老院长依然精神抖擞,回到事业的起点,他感慨万千。

“一辈子的青春和经历都奉献给口腔医院。”1963年,从华西口腔医院毕业后,张开宜南下到广东。当时的口腔医院面积不大,仅有一层楼,还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当“邻居”,就连领导班子都是同一套。

郑俊发与张开宜等老领导合影。

1962年5月31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口腔科从医院独立出来,在越秀区泰康路178-180号重组成为广东省口腔医院。这是全国五大口腔医院之一,也是广东首家口腔医院。

起步阶段,条件是艰难的,但人身上有一股不服输的精气神。口腔医院当初仅有十多名医生, 资金也有限,买不到太多牙椅,只好拿来了几张理发椅顶替。

尽管如此,但高超技术还是赢得了广州街坊的信任。黄有俊回忆,那时天还没亮,就有人在外面排队取号,队伍长达200米,医生根本不够用,每天都是中午1点才下班,但没有人讲条件,说报酬,一直将病人看完才下班。

临床引导科研。 各专家想要尽一己之力创新技术,改良治疗方法。1963年,黄铭楷等人拿出了新成果,在专业杂志上发表了《氢氧离乎电解治疗慢性根尖周炎一治程疗法——附118例报告》。这是口腔医院发表的第一篇论文。

张开宜很早开展种植牙实验。1974年,他和学生着手研究如何运用钛钉进行人体口腔修复。4年间,他们翻阅国内外材料,尝试无数临床试验,成功将钛钉种植体用于缺失牙修复,将钛支架用于颌骨缺损修复,这是国内最早将钛材料应用于口腔医学的研究之一。

改革春风起,1984年,政府启动建立新院区,“建医院的钱,都是东拼西凑,化缘来的。”张开宜打趣地说。

80年代初期,广东省口腔医院与香港公司签订协议,租借泰康路医院楼房给对方使用,医院利用补偿资金建设新址。1985年5月,广东省口腔医院从泰康路迁至江南大道南366号(现院本部),边在已建成的职工宿舍楼一楼开设临时门诊,边建设新医院大楼。1991年1月28日,新医院大楼正式剪彩启用。此后,医院业务有了长足发展。

二次创业

20世纪90年代,珠江北岸的老省口似乎被人遗忘了,成为了中外经济来往的地方。新一代的广州人听父辈提起省口,在点赞技术之余,还在问,家附近有家口腔医院吗?

状况在2014年发生了改变。

那时,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口腔医疗保健需求,医院决定收回外租的物业,在建院原址筹备海珠广场院区。省口人再次回到了原点,开始了二次创业。

时间紧,任务重。医院决定从总部抽调部分人手建设新院区,几乎所有人白天上班晚上搬家装修。时任海珠广场院区总护士长孙爱农回忆,“当时都是自己搬东西过来,坐地铁坐公交车过来。”

20世纪80年代,老一代省口人将全部工具搬上三轮车,跨越珠江到新院区。不得不说,历史,总在某一个时刻,发生了奇妙的巧合。

仅用了一个月,医院就开业了。海珠广场院区党总支书记郑俊发回忆,第一天开门仅有10个医生,但患者却有100人。

起初,老百姓总看到温馨的装修风格,还以为是民营医院,一番了解后,才知道老省口又回来了!

5年来,这里发生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 目前院区拥有牙科综合治疗台56张,开设牙体牙髓病科、牙周病科、儿童口腔科(口腔预防科)、口腔颌面外科、正畸科、种植修复科共6个业务科室。院区从开业时的15名医生(7名专家),到现在的50名医生(12名专家),其中高级职称12人,研究生导师4人,博士后在站2人,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面积扩大四层楼,门诊量接近50万人次,实现了翻几番,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

支付更方便了。互联网重塑医疗行业,在这里,百姓可提前预约挂号,不用再像从前一样排长队去取号了。

但始终没变的是高超的技术。郑俊发曾帮助一名30多岁的年轻人处理牙齿, 因为牙周病,他的牙齿都被拔掉了,在进行了种植牙修复后, 他不再需要用剪刀剪食物,可直接吞咽食物了。

好技术带来好口碑。郑俊发说, 老街坊带新街坊,这里人气越来越旺了。

发展密码是人才

海珠广场院区高速发展的密码是什么?

在郑俊发看来,是把好医疗安全的生命线。 他认为,医生不仅要不断提升技术,而且要懂得换位思考,要以病人为中心,解开病人的痛苦与心结,“你光有技术不行,还要态度好”。

中国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堪忧。就广东省来说,三分之二的5岁儿童都患有龋病。在5岁儿童中,平均每个人有四颗烂牙,情况较为严重。 黄少宏表示,儿童牙齿治疗比成人更简单,但由于儿童配合度低、医护人员人手紧张等问题,最终还是错过了治疗黄金时间。

走入六楼的儿童口腔科,这里空间明亮宽敞,还有不少卡通人物点缀。 海珠广场院区主任陈柯是儿童口腔科的带头人,她说,儿童牙齿治疗不难,但孩子配合度低,对口腔医生有一种恐惧感,科室希望通过温馨的装修,能更好安抚孩子情绪,让他们配合治疗。

“医疗从来不是冷冰冰,是有温度的。”陈柯说。

如今, 海珠广场院区二楼、三楼正在装修,预计今年内开业,届时将增加至100张牙椅,更好满足老百姓对口腔服务的需求。 在陈柯的设想中, 她希望儿童口腔成为华南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儿童口腔舒适化治疗及儿童早期矫治中心。

2017年,广东省口腔医院划转南方医科大学管理,发展迎来了新阶段,广东省口腔医院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广东省口腔医院)。

“医院的4个院区,构筑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黄少宏表示,每一个院区有自己的定位,比如番禺院区更多的是承担公共卫生职能;盘福院区将打造成为医教研综合体,集中火力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并完成转化;总院由于临床病人量巨大,更适合做本科生教学点,更好让学生接触临床,服务临床。海珠广场院区以微创、显微治疗为特色,打造顶级的舒适化医疗中心,提升患者的满意度,给予患者人文关怀和尊严。

郑俊发表示,除了特色的儿童口腔科,其他科室都有自己的绝活,比如牙体牙髓科科的冷光美白技术,不仅安全无创、操作省时,而且无副作用,是最有效、最安全的牙齿美白技术;正畸科有一系列秘诀,希望为儿童、青少年及成人等提升颜值;

种植修复科疗治疗范围是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等,能为老百姓提升生活质量。莫乔锋表示,这些年,口腔医院人才队伍从300多人扩充至1000多人,门诊量、患者满意度有了质的飞跃。医院连续两年荣登中国医院互联网影响力排行榜口腔科第九名,成为华南地区唯一上榜跻身全国前十的口腔医院。

人才是第一资源。莫乔锋表示,一张张漂亮成绩单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要把人才放在正确地方发光发热,而且要重视人才的道德素质,守正创新,激浊扬清,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老省口,下一个春天已在路上。

【撰文】黄锦辉 方小艳 李桂花

【摄影】徐昊

【出品】健康广东频道

【作者】 黄锦辉;徐昊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全部评论( 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