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球百科 - Good Luck To You!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什么

tiger

2022新农合涨到了320元,要不要交?有三类人不用交也能享受待遇

2022年的新农合已经开始缴费了,从现在开始到12月20号都可以缴费,保费上涨到了每人320块,三口之家每年要缴纳960块。这笔费用对于很多农村朋友来说,确实是笔不小的数目,这保费怎么就年年上涨呢?保障又有哪些变化呢?这样涨下去缴纳新农合到底还划不划算呢?有哪些人是可以不用缴费也能享受待遇的呢?

我们今天就来说说农村医疗保险,全名叫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我今天讲得透彻一些,特别是农村朋友,一定要看到最后。

从2002年实施到现在,新农合制度的推出等于是给农村家庭配置了一个性价比比较高的医疗保险,以后不管是大病小病,都可以在国家保障的范围内进行报销。但是这几年,新农合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放弃缴费的人也不少,到底是真保障,还是假福利呢?今天保德全就给你讲讲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来龙去脉。身边有在农村的老哥哥老姐姐的,要把这篇内容转发给她们,让他们也了解一下。

大家都知道,在建国之后,国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极其重视重工业,城市成为了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区域。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城市的身份和户口是非常值得夸耀的东西,因为一旦有了城市的户口,就意味着交了城镇社保,在退休过后不仅能领到一份还不错的退休工资,而且不管是大病小病还都可以进行报销,这在当时是很多农民想都不敢想的待遇。

在那个时候的农村地区,一方面由于教育并不发达,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并不多,信息的传播并不快,也不充分,另一方面因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活方式,农民朋友也很少想到要买保险,很多人生病了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去正规的医院治疗,更加容易听信一些偏方和民间术士,就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人因为迷信耽误病情,出现了很多的社会悲剧、家庭悲剧,相信这类的新闻大家早几年应该没有少听说。

2000年以来,改革开放让国内越来越多的人富了起来,特别是在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让很多城里人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国家也关注到了农民和农村的问题,因此啊,几十年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各种会议的重点,是国家的重大施政方向。这就是新农合制度出台的背景,国家在2002年十月份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就此诞生了。

新农合在国内是一个制度创新,在国际上也赫赫有名,像我们这样一个人口数量,特别是农民数量这么多的国家,依靠新农合制度给农民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实在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新农合的本质,跟“农村合作社”实际上是很像的,指的是由政府进行牵头、组织,农民自愿参加,通过个人缴费,集体付费和政府补助三个形式,共同来保障农民的医疗需求,特别是遇到一些大病和重病的时候。因此啊,新农合在实施之初,就因为互助性,得到了各方的支持,老百姓更是踊跃加入,大家普遍都认为,这是一个国家给农民提供的优惠政策,是实实在在的福利保障。

参加新农合的好处确实非常的多,也都关系到了农民朋友的切身利益。

首先,对农民朋友来说,这是出一份力,得到多份保障。在新农合的缴费制度当中,农民自愿缴费之后,国家会对缴费进行部分的补贴,就像大家的公积金一样,自己出一部分,单位出一部分,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减轻农民朋友的负担,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农民朋友得到更多的保障。

其次,新农合对大病、重病的保障是非常到位的。我刚刚说很多人生病了,喜欢听信偏方,除了认知尚未开化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在农村,如果没有新农合的兜底,太容易因病返贫了。一家人辛辛苦苦一辈子,最后因为一场疾病将多年的积蓄化为乌有。我有一个远房亲戚,当年在农村还算是小康之家,早几年因为儿子得了尿毒症要持续治疗,几年下来,家里不堪重负,最后只能通过政府来救助。更有的人,因为不想自己的病情影响家人,选择通过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样的方式来摆脱疾病对家庭的困扰。类似的悲剧早些年在农村几乎是天天都在发生。

但有了新农合之后,大家就不用担心“因病返贫”了,只要是在医保保障的范围内,生病开销都可以报销,家人的负担小了,病人也有了治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在是一举多得。一年花几百块钱,就买一个大病保障,怎么看都是一件划算的事情,毕竟谁也讲不清,明天和意外,谁会先到来。

不过这几年,新农合也遇到了一些推行的障碍,很多农民朋友不太认可新农合缴纳的医保费用逐年上涨,也有人吐槽了新农合,参加了之后反而导致看病的费用增加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新农合缴费每年上涨是一个事实,2022年农村医保的缴费费用就涨到了320块钱一个人,很多人不愿意缴费了,觉得贵了,缴费的时候感觉心疼了。

第二点呢,参与新农合以来,看病费用的上涨大家也深有体会,有一位农村来的粉丝,就给我算过这么一笔账:2009年在小城市生个孩子,顺产1000多块钱,剖腹产3000。新农合实施后,生孩子的费用上去了,顺产要3000,剖腹产涨到了7000。但是新农合对于孕妇报销的定额却只有1600块钱,这么计算的话,即便是拿到了1600元的报销,农民家庭自己还要出1400元,相比原来的1000元,实际开销反而更大了!所以很多人产生了疑问,新农合真的带来了实惠吗?

第三点呢,有农民朋友反应,新农合不划算,一般来讲,农民朋友出现小毛小病的话,都是去诊所直接打针或者吃药,大多的问题在门诊就解决了,而门诊的花费基本上是不让报销的。

最后呢,我觉得农民朋友不愿意缴费的原因在于一种侥幸心理,有的朋友也很直接,他告诉我,他们家所有人参加新农合已经有十年了,每年缴费都在一千元以上,十年加起来超过一万元了,对他们来说,一万块可不是一笔小费用,在农村都可以办很多事了,但是在这个十年当中,他们家从来没人生过大病,连去医院的次数都非常少,因为新农合当年的缴费账户要清零,有的人就认为,如果不生病,参加新农合是不划算的,等于每年交的钱都打了水漂。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说到底,新农合最大的作用在于给大病进行兜底保障,这个不能说划不划算,用到了就划算,用不到就不划算,但是偏偏谁都不想划算。谁都不想用到。所以,我劝大家的眼光要看得远一点。

虽然说参加新农合的费用每年都在上涨,但是不仅仅是我们大家要交的钱多了,国家的补贴也多了,从这个角度来说,新农合的涨幅部分已经被给补贴走了。

其次啊,这几年物价上涨是有目共睹的,新农合缴费上涨了,但是大家领取到的保障也提升了,同时,也正是因为物价在上涨,参加新农合的必要性就更高了,如果你不参保,顺产费用从1000元涨到了3000元,是不是这3000元都得自己出了。

至于那些认为自己不生病觉得缴费没用,吃亏了的朋友,难道你非得让自己生场病才满意吗?如果你的心态积极一点儿,反过来这么想,我不生病,身体健康,每天开开心心的是好事,万一生病了,也有新农合做保障,是不是比花自己的血汗钱要安心很多呢?

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患病的概率是在增加的,最亏的一种行为就是年纪轻的时候参加了新农合,但因为侥幸心理的产生,老了反而不肯缴费了,最后一旦生了病,都要自掏腰包,这个时候他也不去说划算不划算的问题了。所以,大家一定不要被侥幸心理给害了,这些救命买保障的钱,是万万不能省的,吃土也要买。

言归正传,2022年的新农合已经开始缴费了,距离缴费结束也就差不多一个月左右了,在这里也特别提醒一下大家,2022年根据政策,有三类人员是不需要自己缴费的:

首先是:低收入家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等人员,这个规定其实和前几年是一样的,国家对于低收入家庭,无法有稳定收入的家庭还是保障到底,免除新农合的缴费。

第二类是离退休人员,或者那些已经在企业中购买了医疗保险的农民朋友。这里其实针对的是一些虽然户口还在农村,但已经进城务工的人员,这类人其实这几年数量是非常多的,已经在城市的工作岗位上退休的人员缴纳的是城镇社会保险,正常来说,在岗位上工作了几十年,积累的社会保险早就已经达到了规定的要求,也就不需要再参加新农合了。

第三类不需要缴纳新农合的人员是国家优抚政策的对象,包括复员军人、退伍军人,残疾军人,因公牺牲的军人家属,这些都是为国家贡献、牺牲很大的军人,或者他们的家属,从去年开始,这一类人就不需要缴纳新农合了,但还是可以享受参保的待遇。这也体现了国家对军人的保障。

除了上面三类人之外,在个别地方还针对老年人有不同的规定,有的地方保障水平高一些,规定超过70周岁或者80周岁的老年人不需要自己缴费,这些都说明,国家还是十分关注老年人的医疗保障的 ,年龄越大,越需要医疗保障,越需要新农合。

除了三类人员可以免除缴费之外,2022年的新农合还有一些新的特点:

首先,最新政策规定,农民朋友可以在异地参保。针对那些在外地务工的农民朋友,国家提出,只要持有居住证,就可以在当地参加医保,还能享受当地居民相同的补助标准。和异地参保异曲同工的是,国家还提出了跨区域报销的便利政策,未来,将会建设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把相关的信息进行互联互通,像慢性病、特殊疾病未来就可以实现跨省直接报销,这样能直接报销的医疗机构每个县都会有,大大方便了农民朋友的医疗报销。

另外,2022年的新农合提高了对大病住院的报销比例,这可能是大家最关心的,报销比例直接从60%提高到70%,所以啊,别看大家的缴费上涨了,享受到的保障也明显提升了,相对来说看病的负担是减轻的。

好了,说了这么多,你认为,新农合还有必要参加吗?评论区开会讨论,说说你的观点,我们下期再见。新农合医疗保险

全部评论( 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